◎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一九九八年,我作為設計委員,開始通過手冊、月歷還有海報等媒介,開始了宣傳設計。世界博覽會是放眼未來的活動,在這里所提示的未來,并不是像鐳射光碟那樣繽紛、炫目,而是一個愈進化愈與自然分不開,一個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高科技影像。我用三百年前江戶時代的《本草圖說》這本百科圖鑒來表現這一意圖。
何謂《本草圖說》?依據專家的說法,《本草綱目》是古代從中國傳過來的藥學書籍。到了江戶時代,發展成關于動物或植物等自然科學的研究典籍。因為江戶幕府的獎勵,又因為當時是太平盛世,這種自然科學在當時掀起了一股熱潮,出現了很多詳細描述水中生物、礦物等的典籍,很像“百科辭典”。《本草圖說》就是其中之一。作者高木春山,全書采用和風印刷,總共九十九卷。由于這本書全部都是手寫的,因此僅有的這一本是最原始的手稿。這本書由收藏家巖瀨彌太郎所收藏,后來捐贈給愛知縣的西尾市。我之前只是大概知道有這本書,但是實際到了西尾市的圖書館,真正接觸到這本書后,我深深感動了。這本書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類對于自然所持有的敬意,作者那么認真地一筆一畫記錄下來,書中充滿著栩栩如生的氣息。若是在現代,只要用照相機拍下照片就一切都解決了。但當時的人們卻只能用手撰寫,用心地鍛煉自己的眼睛與手,以能夠明確、準確地將大自然描繪下來。在這種熾熱的眼神中,蘊涵著對大自然的誠意與崇拜。這種思考方式,不同于近代西方所追求的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世界,而是將動物或植物都看成是與人類站在同一地平線上的生靈。這是一種將每一個生命都當成神明以表達敬畏精神的日本傳統自然觀。這可以說是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人的自然觀。我直覺感到,唯有這一自然觀才能傳達出此次世界博覽會的精神。或許有人會很疑惑:在以未來為導向的活動中使用古代的東西是否適當。但在古代事物中選擇出在今日依然重要的價值觀來當做談論未來的一種資料,是非常新鮮而有意義的。正因為它是古代的東西,才可以表現出從太古望向未來的壯大遠景。
(注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酒店vi設計 http://m.louna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