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定位理論認為:定位就是在顧客頭腦中尋找一塊空地,扎扎實實地占據下來,作為“根據地”,不被別人搶占。此處所謂的“頭腦”,是指人的思維能力,內在的心理活動,是看不見,摸不著,因人而異的,也是更加豐富的正因為心智的不可捉摸,在心智中定位往往無所適從,成了眾多企業家和銷售精英捉摸不透的“魔棍”。
定位的內涵豐富性和心智的詭異性,使“定位”變成了“打飛靶”的游戲。
每個企業、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成功了,是因為“打飛靶”偶爾打中了目標;沒有成功,只能怪你定位不準,“打飛靶”真正打飛了。
盡管定位理論在中國影響深遠,但是,那些被作為案例隨時提及的品牌設計,大部分是成功后被按照定位理論再度演繹雙定位理論有清晰的思考模式和品牌構建工具體系,不是“打飛靶”。雙定位理論有兩個重要的基點:一是基于供給側的屬類定位,或稱為生產方;二是基于需求側的價值定位,或稱為消費方。
雙定位理論最有效地連接了供給側和需求側,強調從供給側的創新和優勢出發,根據行業趨勢、競爭格局,以及消費者的價值維度,找準自己的屬類定位,將品牌置于一個最有利的位置上。
當明確自己的屬類定位之后,品牌面對消費者就有了價值的發揮空間,基于屬類,可以創新不同的產品:可以聚焦更精準的功能:可以展開想象,給消費者更好的心理享受……因為屬類的高價值、屬類的差異化,能夠給消費者帶來不樣的消費體驗和價值。同時,基于雙定位戰略,以雙定位為核心,構建品牌元素,讓品牌內涵更豐滿。
因此,雙定位理論以供給側和需求側為兩翼,是一套思維的邏輯、可操作的體系,是“鉗形制勝”,如同兩點才能確定一條直線,兩根筷子才能夾起一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