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王羲之手執漆制羽觴,首先泛酒,觴隨水流漂然而下,止于誰人之前,誰則應即席賦詩一首,若作不出,罰酒三觥,再斟酒復置于水中,吟詩飲酒,其樂融融。
當年42人中詩成二首的11人,成詩一首者15人,有16人無詩而被罰。最后王羲之一揮而就,寫成了324字的《蘭亭集序》。
文人雅士,引水環曲成渠,流觴賦詩取經飲,以“流觴曲水”的辦法來助興,相與為樂,成為風雅樂事。
乾隆在圓明園中仿建的蘭亭,把曲水流觴的活動,縮小在亭內地面上,建成石刻的彎彎曲曲的流水槽,將山水或泉水引入,從石槽中流過,人們作賦游戲,名曰“流杯亭”。
今天仿古人的修褉觴詠,懷古勵今的酒店VI設計景點有:香山飯店的“流杯亭”。
(注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酒店vi設計 http://m.lounang.cn )